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城市动态

陕西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 内容分类:

□本报记者 王嘉楠

当前,中医药服务贸易已遍及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不仅可以优化服务贸易结构,还能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民心相通。

陕西是中药资源大省,拥有中医医院177家、中医门诊部5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成1786个中医馆;省内22所大中专学校设置有中医学、中药学等相关专业;陕西中医药大学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优秀中医药人才和1000多名留学生;陕西中药材年产量近百万吨,中药种植养殖和中药工业年产值600多亿元。

陕西还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很长一段时期陕西是全国医学中心,涌现出像孙思邈、王焘等苍生大医和《千金方》等著名医学典籍。

近期,陕西省商务厅对于发挥陕西中医药资源优势,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展开调研。

夯实中医药服贸发展基础

铜川是隋唐时期医药大家孙思邈的故里,所著《大医精诚》被誉为“东方希波克拉底宣言”,药王山被命名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铜川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中医药人文资源优势,连续举办五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铜川还是首批国家级养结合试点城市,社会办中医试点城市和全国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近年来,铜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把发展中医药产业确定为铜川转型的重要接续产业之一,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决定》《铜川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奖励办法》等政策措施,成立了中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动全市中医药工作。

如今,中医药产业作为铜川六大产业集群之一,铜川市财政每年列支1亿元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

据铜川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小艳介绍,目前,铜川市、区、县中医药管理机构实现了全覆盖,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目前,铜川仅村级孙思邈中医药堂已达120家。铜川“以市中医医院为龙头、区县中医医院为枢纽、乡镇社区孙思邈中医堂为基础、村卫生室孙思邈中医堂为网底、社会办中医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建成。

调研组认为,中医药产业是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铜川市、区县、乡镇和社区四级中医药服务体系,不仅有力地保障了城乡居民的中医药服务,也是下一步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

探索中医药“走出去”新路径

中医药对外服务贸易形式多样,目前,中医药对外服务贸易包括跨境消费、人才培训、自然人流动、商业存在四种模式。

近年来,陕西在中医药对外服务贸易方面,尤其重视医疗消费服务、人才培训服务、科研合作服务和中医药文化宣传服务。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积极探索中医药服务“走出去”新模式。截至目前,已接诊了来自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俄罗斯、土耳其等1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约1.2万名脑病患者。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还通过成立国际医疗部、派遣中医药专家、开展学术交流等方式,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印尼等多个国家设立中医药诊疗中心。也因为出色的治疗效果,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成为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公民在境外就医的定点机构。

2019年,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成功入选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认定的首批17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之一。

西方国家医学体系中常以各类可量化指标及诊疗指南作为评估医疗手段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这是限制中医药走出去的主要壁垒。因此,制定中医药行业国际标准是中医药对外服务贸易发展中冲破西方壁垒,获得国际认可的重要手段。

调研组发现,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成功走出去的关键是重视标准,积极参与建立标准。

中医药对脑性瘫痪的治疗与康复有着独特的优势,西安中医脑病医院经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标准部立项,牵头制定《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脑性瘫痪》(以下简称《指南》)。《指南》遵循“形式上与国际接轨,内容上反映中医古今共识与学科进展,以利中医儿科诊疗指南推广全国、推向世界”的指导思想,经过7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名专家起草,多轮专家论证,最终于2019年11月在匈牙利召开的世界中联第四届第五次常务理事会上通过审定。

该《指南》可操作性强,符合医疗法律法规,为临床实践、诊断规范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对于规范脑性瘫痪中医诊疗与康复意义重大。

陕西省商务厅副厅长范万春重点关注中医药服务贸易走出去的标准化建设问题,他在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调研时指出,西安中医脑病医院针对专项专病建立起一套标准诊疗康复规范,这套规范经长期的科学的反复验证,行之有效,可复制、可推广,为中医药服务成功走出去探索出一条有效路径。

范万春说,中医药服务贸易在促进民心相通,“讲好‘一带一路’中国故事”等方面大有可为。陕西省商务厅将在品牌推广、标准建设、语言人才培养、海外市场拓展等方面积极支持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商务部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 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 法律责任。

订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