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国内新闻

让中医药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 内容分类:

我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不断迎来政策利好。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的通知》,提出加强软硬件建设,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而国务院办公厅5月份发布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也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中的作用,夯实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基础。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服务体系持续完善,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日益得到发挥。笔者认为,应当抓住当前宝贵的发展机遇,积极推动中医药服务模式创新,让中医药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健康养老为例,中医药在治未病以及康养中的作用不言而喻。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健康养老的问题日益突出,过去依靠“养儿防老”的传统,即将过渡到社会化康养模式。中医药近乎“全科医生”的诊疗特色及其丰富的治未病和康复手段,将为我国基层医疗特别是社区康养提供“简便验廉”的医疗资源供给。

今年4月份,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发布了《关于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文件提到将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在社区养老机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推广普及中医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中医推拿、贴敷、刮痧、拔罐、中医养生操等保健技术与方法。发展中医药康复服务,推广适用于基层、社区的小型化、专业化的中医康复设备和康复适宜技术。

制度上的顶层设计越来越精细,为基层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但不容忽视的是,从政策落地层面来看,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基层中医药服务供给还存在机构不健全、设施不配套、中医药专业人才短缺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缺失等问题,需要以创新的思路夯实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

很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大多是由以前街道办医院、厂办医院、乡镇卫生院组建的,硬件设施上存在先天不足,医疗设施比较落后,加之政府财政投入有限等因素,这些卫生服务机构生存压力大。

与此同时,在很多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缺乏专业的中医药人才。一些年轻的本科毕业生进入社区之后,缺乏上级医师的“传帮带”,接诊业务量偏少,面临晋级困难、收入偏低等现实问题,从而不能安心在基层社区工作。而有些中医药人员在外出进修学有所成后,自然想走出社区另谋高就。因此,社区中医药人才的困境,是制约中医药在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社区卫生服务的中医药人才建设,也就成了当务之急,在增加投入改善“硬件”的同时,也要加强人才这一“软件”建设。

鉴于此,笔者建议,可借助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同时,适当吸收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以解决基层中医药供给不足的难题。比如,可以借力中医馆、个体诊所等社会中医机构,充实社区康养体系,还可以吸收中医技术产业化的相关厂家与社区康养机构联合,以解决设施不配套等问题。

另外,为了解决中医药服务人员不足的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在实施“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考核”政策的时候,把考场设在社区,在实践中检验“确有专长”;把疗效写在社区服务现场,而不是单纯强调“过程正确”。通过“开放中医自学成才考试”和做实“确有专长”工作,让中医药人员有机会脱颖而出,才能真正提高社区医养结合的能力和质量。

中医药服务基层社区能力的提升,亟须积极推动中医药服务模式创新,以提供多元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首先,相关部门有待出台具体政策细则,支持中医人员参与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养老机构结合起来,尤其是为特困人员提供养老服务设施的敬老院,要根据实际需要加强建设,注重相关专业管理、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其次,随着现代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智能手机和自媒体平台越来越多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因此,充分借力互联网的优势,通过“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互联网+养老服务”等健康服务模式,开展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这也可以成为中医药“个性化医疗”的用武之地。

再次,中医药的科普宣传也不容忽视。比如,医养保健知识的推广,可依托医联体上级医院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系统,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相结合,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之中,增加中医药服务的内容,利用大数据建立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让中医药服务更贴近大众。

总之,中医药在基层社区的服务能力建设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只有强基层、护基层,才能让中医药真正扎根基层,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作者曹东义 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商务部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 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 法律责任。

订阅资讯